2024-08-08
1、大众CEO多次在网上发声,反对氢能源,并且表示了燃料电池没有未来的看法。当然,有这样想法的人不止他一个,连特斯拉的CEO马斯克都有同样的想法。而他们给出的理由,则是来自于一篇论文,在论文中指出氢燃料效率低、成本和不确定性高。
2、之所以有反对氢能源的声音,那是因为目前氢燃料效率低、制造成本高,在 汽车 领域不能广泛的推广应用,据了解,氢燃料现阶段的技术水平尚不能实现收集、运输、应用全生命周期的零排放;相反,新能源 汽车 中,电力的应用推广才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。
3、再比如纯电车型方面,国产的纯电动车,续航已经达到了四五百公里,而大众此前推出的纯电朗逸续航还不到三百公里。而大众最大竞争对手,丰田已经占据了PHEV市场的主导地位,而且在氢能源车型方面也拉开了不小的距离。
4、大众CEO Herbert Diess也称氢能源在 汽车 上的应用违背物理学原理。 但丰田 汽车 较为乐观,决心打持久战。比照日本政府2050年实现全国碳中和的目标,丰田章男表示目前距离计划还有30年,而30年前世界尚无混合动力车型或是燃料电池 汽车 。
5、价格优势不再显著,安全性能广受质疑。很多人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,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到底还值不值得买?补贴退坡 新能源车价格大多上涨6月25日,新能源补贴新政过渡期正式结束。
氢能发电,指利用氢气和氧气燃烧,组成氢氧发电机组。这种机组是火箭型内燃发结构动机配以发电机,它不需要复杂的蒸汽锅炉系统,因此简单,维修方便,启动迅速,要开即开,欲停即停。在电网低负荷时,还可吸收多余的电来进行电解水,生产氢和氧,以备高峰时发电用。这种调节作用对于用网运行是有利的。
氢燃料电池:是把氢输入燃料电池中,燃料电池和电动机会取代一般汽车的引擎,即氢原子的电子被质子交换膜阻隔,通过外电路从负极传导到正极,成为电能驱动电动机;质子却可以通过质子交换膜与氧化合为纯净的水雾排出。
氢本身无毒,与其他燃料相比氢燃烧时最清洁,除生成水和少量氮化氢外不会产生诸如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、碳氢化合物、铅化物和粉尘颗粒等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质,少量的氮化氢经过适当处理也不会污染环境巨,而且燃烧生成的水还可继续制氢,反复循环使用。
氢能是一种预计在21世纪可能成为重要二次能源的清洁能源。 氢的热值极高,达到2×10^6焦/千克,是汽油热值的24倍。 液态氢燃烧时能产生约1700℃的高温,这使得它可用于金属切割等高温工艺。 氢作为气轮机燃料不仅可用于发电,还能产生高压蒸汽供热水暖等用途。
1、氢能和光伏有关系,氢能与光伏的最大关系是光伏制氢,即利用光伏发电,再电解水制氢。平抑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。光伏发电在昼夜、日间的变化都比较大,发电量曲线不够稳定,如直接接入电网,会加重电网调节负担、严重的会造成电网失稳,对电力安全造成影响。
2、光伏产业将面临什么改变?面临的就是光伏产业的龙头入局,开始抹杀一些小型光伏企业,让氢能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更快的发展。隆基股份入局氢能其实挺好的,毕竟这个世界的新能源不止电这一种,而如果以后氢能发展起来的话,那么对大家的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。我的看法。
3、光伏离网制氢项目可有效解决光伏电力的残留问题。根据相关数据,光伏发电存在着能源稳定性和储存问题。在此背景下,项目涉及的离网制氢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光伏电力的全面利用,同时,也可以提供长期储存并随时供应清洁的氢能源,解决环境污染和燃料短缺等问题,融合了能源利用与环保之间的最佳平衡。
在以上三个概念股中,储能、氢能和核能概念股的发展前景令人乐观。储能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应用将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,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。氢能的应用也将逐渐普及,为人们创造更加环保和节能的生活方式。核能作为一种高效能源,将在能源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,为人们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。
氢概念股有鲁北化工、六国化工、兴发集团、长城汽车、汉中精机、隆基股份、大洋电机、盛鑫锂能、安泰科技、华风股份、凯美特燃气、三维化袜竖工、齐翔腾达、华茂实华、镇海股份、石兰重装、陕西建工、ST金宏、新天绿能等。 全球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,与双碳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也越来越好。
生物质能概念股:生物质能概念股主要指从生物质能发电的技术、产品、服务等方面受益的股票,其中包括生物质燃料发电、生物质燃料发电机组制造等。核能概念股:核能概念股主要指从核能发电的技术、产品、服务等方面受益的股票,其中包括核电站建设、核反应堆制造等。
氢燃料电池龙头股 雪人股份(002639):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2000年3月,注册资金为7亿元。公司总部坐落在福建省福州滨海工业区,目前拥有滨海、里仁2个工业园,现有职工人数为1000多人。公司于2011年12月5日在深圳A股中小板成功挂牌上市,目前拥有10多个实体子公司。
迎接双碳新时代:化石能源的转型与新能源的崛起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,化石能源正在逐渐让位给更为绿色的新能源。让我们深入探讨新能源的内涵、种类、应用、优缺点以及相关政策,以及它在社会转型中的重要角色。
因此,要实现“双碳”目标,即碳达峰和碳中和,关键在于如何改善能源消费结构,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。国网能源研究院预测,到2035年,化石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降至60%,而到2060年将进一步降至81%。与此同时,非化石能源的消耗比重将从2020年的18%上升至2060年的82%。
双碳是指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合称。碳达峰是指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顶峰并停止增长。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努力实现碳达峰,即在2030年前使化石能源燃烧、工业生产、土地利用变化等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。
能源领域 在能源领域,推广清洁能源,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,是达成双碳目标的关键所在。尤其是煤炭等高碳能源的使用量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。同时,加快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,如太阳能、风能、地热能等能源,以此来实现减少碳排放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。 工业领域 工业领域的碳排放量同样巨大。
1、现在讨论新能源汽车究竟是电能还是氢能的天下,属于一个预测问题,很难有确切但这个问题有一个确切的答案——电能丰富的国家是纯电动,氢能丰富的国家是氢能源。 此外,就现状而言,还没看到日本有在除美国和本土以外发展氢能源的计划。 图| 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,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。
2、所以,纯电、氢能是未来新能源汽车角逐的焦点,谁更有可能占据主舞台呢?纯电动车的优势不言自喻,高环保、低噪音、使用经济、易于保养等优势凸显,但安全、成本、续航以及充电设施等仍需提升。氢能汽车优势在续航和环保,但是性能、用车购车成本还太高,无法有效推广。
3、因此,通过以上的对比,氢能源的竞争力真的是很一般的,要说氢能源主导未来,未免才是真正的自嗨了。所以,电动汽车才是未来的主流。
4、丰田章男特别指出特斯拉的市值可能被高估,并强调电能仅为过渡,氢能才是未来。 这一言论在中国引起了广泛讨论,有人质疑中国是否应该大力投资电动车技术。 日本氢能技术的发展受到了关注,但也有人质疑其是否真的能代表未来能源的方向。
5、未来,在新能源汽车领域,究竟是电能,还是氢能的天下? 多年以来,我们似乎并没有怀疑过,氢能会是新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。 在诸多推演动力路线的论文中,也愿意将氢能放在终点的位置,之前的过渡期则是纯电驱动。 即便看政策指引,我们也没有仅仅押赌某一条路线,而是多线并行。
6、尽管氢能源被普遍视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潜在未来能源,但实际上,其广泛应用进程并未如预期般迅速推进。这并非源于氢能源技术本身的缺陷,而是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。首先,从我国现有的能源使用情况来看,液化石油气汽车在某些地区,特别是在出租车行业,已有一定的基础应用。